8月8日,天河-天开智慧医疗创新发展大会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成功举办。此次大会以“智能驱动医学模式变革”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战略部署,加速将超算算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强化“天河”超算在驱动医疗健康领域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汇聚医疗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主管部门、医疗机构、领军企业、金融投资代表等300余人,共商智慧医疗创新发展大计。

大会聚焦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的前沿趋势、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展示并发布了包括AI原生医院天河方案、天河信创医疗解决方案、“天河·灵枢”中医药大模型2.0等在内的系列创新成果与实践路径,深度探讨了智慧医疗生态体系协同建设,为构建新质生产力、赋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贡献了天津智慧和“天河”力量。

智临天河总经理康波代表团队发布AI原生医院天河方案,系统阐述了AI原生医院的定义、技术要点和应用场景。AI原生医院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深度融合大模型和多模态数据,构建医院AI大脑和智能工具,与现有医院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打造智能导诊、智能问诊、智能门诊、智能辅助诊断、智能辅助用药、智能陪护、智能风险评估等全链条场景应用,用全模态智能贯穿临床全过程。过去两年,团队已经完成了10余款软硬件产品的智能化验证,覆盖13类场景中的11大类,从点状尝试迈向系统化融合。
同时,十余家行业主管部门、医疗机构与中心一道,共同启动了AI原生医院行动计划,未来将重点聚焦医疗垂直大模型、医疗智能体和医疗应用场景的研发和落地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医疗模式变革。

天河正式发布医疗信创解决方案及场景应用,并同步推出《医疗信创与信息化上云白皮书》,旨在为行业实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效率提升与创新发展提供指导。
医疗信创关乎国计民生与国家信息安全,但面临严峻挑战:多源系统兼容适配难、业务高并发性能要求高、老旧系统改造复杂以及业务连续性保障压力大。
对此,天河医疗信创解决方案创新性推出:行业级测试平台,提供多CPU/GPU/数据库/中间件组合,满足功能、性能、适配全维度验证,保障替代可行性;本地+远程协同建设模式:实现高可靠、高安全、高性价比的信创平台部署;信创智能基座:联动国产基础软件与医疗应用,依托自主算力保障数据安全可控,赋能医疗智能化升级。
此次发布标志着国产信息技术在医疗关键领域实现系统性突破,为构建安全、高效、智能的未来医疗奠定坚实基础。

大会期间,“天河·灵枢”大模型2.0正式发布,模型实现中医全科能力突破,优化提升针灸数字人建模精准性,面向教学、医院、康养等多场景应用需求,构建移动端APP,开启中医辅助主动健康模式新时代。同时,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俊华详细介绍了天河中医药智能模型评价体系,并对评测体系向内中医思维知识和向外智能体系统两个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度解读,与会专家共同启动了中医药智能体评价标准建设工作。
中心将继续与合作单位协同,面向中医药领域实际应用场景下的模型适配需求,进一步完善天河灵枢中医药大模型建设效果,为中医药领域大模型的研发构建专业标准指导,推动中医领域智能体在实际场景下的深度应用。

为推进智慧医疗可持续发展,会上邀请来自医疗临床、中医药、药物研发等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智慧医疗生态建设路径。与会专家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从医院的智慧化管理实践路径,到中医的智能化传承创新,从个性化治疗和药物研发的未来变革,到产学研协同的生态问卷,圆桌论坛从多元的专业视角出发,不仅勾勒出智慧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清晰蓝图,更为构建开放共享、高效协同的智慧医疗生态圈提供了宝贵的洞见与实践方向。
天津超算中心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紧密协同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产业及资本方,依托“天河”超算核心优势,推进构建开放融合的智慧医疗创新生态。中心将深化算力赋能,支撑医疗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智能应用研发,推动AI深度融入诊疗、管理及研发全链条;持续夯实安全可信基座,优化信创平台保障系统自主可控与高效运行;着力完善中医药大模型能力与评价标准,促进智能技术在中医传承与临床中的规模化应用,引领医疗智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