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
新闻中心

京津冀启动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转)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2日讯(记者欧阳梦云)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指导,京津冀三地共同主办的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启动大会在北京召开。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认为,建设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将加快打造以北京为创新核心、天津为综合支撑、河北做承接转化的大数据产业一体化格局,共同将京津冀区域打造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应用先行区、改革综合试验区和全球大数据产业创新高地。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巡视员王娜指出,以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抓手,有效促进行业间、区域间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整合利用,有利于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引领区域协同发展。希望北京、天津、河北以试验区为纽带,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大力推进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推动跨区域大数据产业协同发展。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张望表示,京津冀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要加强京津冀网络安全管理的统筹协调,健全网络安全联动机制,加强区域网络安全工作的有效协同。

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表示,联合申请共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是三地经过科学论证后,提出的一项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举措。在产业创新方面,北京市计划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与天津、河北战略协同,共建共享,从植入新要素、引导新布局,实现“大数据促升级”、“大数据强治理”、“大数据惠民生”,切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天津市副市长何树山表示,通过大数据试验区建设将消除隐形壁垒,突破制约行政藩篱和区域界线,驱动区域内资本、产业和人员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天津市将发展大数据作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作为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动力,推动数据集中共享开放,加快大数据产业布局,促进大数据技术及解决方案在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深化应用。

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提到,河北省要把加快发展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智移云”引领计划,努力营造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以大数据协作共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会上发布了《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张伯旭介绍,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将突出创新驱动、突出服务民生、突出联动协同、突出产业融合四大基本原则。计划通过5年的建设,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将取得明显的成效,到2020年底,以人为本、惠及民生的大数据服务新体系初步建立。大数据红利充分释放,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根据《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发展功能格局划分为,北京为京津冀大数据核心示范区、天津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示范区、张家口为京津冀大数据新能源示范区、廊坊为京津冀物流金融遥感大数据示范区、承德为京津冀旅游大数据示范区、秦皇岛为京津冀健康大数据示范区、石家庄为京津冀大数据应用示范区。

张伯旭表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设,需要三地携手,共同建立协同推进体制机制,加强在政策体系、市场要素、创新体系、人才要素、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协同保障,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平稳推进保驾护航。

会上还宣布了三地共同设立“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建设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处理中心”及“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应用感知体验中心”等重大计划。

“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首期计划募集100亿元人民币,基金还将与产业资本、金融机构等在项目端协同创新,预计可带动社会投资总规模达400亿元。“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处理中心”,将重点建设面向大数据处理的超级计算与云计算融合的基础设施、大数据应用开发的基础创新环境,为综合试验区的建设提供国际一流水准的大数据处理支撑能力。到2020年,预计建成E级超级计算机,形成超级计算与云计算融合的大数据处理基础设施,数据处理能力达到百亿亿次,存储能力超亿B级。“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应用感知体验中心”将聚焦于构建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建设体验中心,包括科技展示中心、会议服务中心、大数据可视化体验中心,成为京津冀大数据成果展示和互动体验的重要平台。

围绕基金的建设和三地大数据产业链协同发展,会上还举办了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首批合作伙伴、京津冀天空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联盟、三地重大项目等合作签约仪式。

(以下图片转自北京市经信委微信公众号)

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启动大会